宁夏人大官网移动版

宁夏人大公众号

恢宏七十载 奋进新征程

稿件来源:《宁夏人大》杂志2024年第11期 发布时间: 2025-01-02 字体: [][ ][ ]

  两年前,我来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一处工作,成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一分子。步入人大,新鲜又严肃;深入人大,庄严又神圣;思考人大,优越又伟大。

  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盛大开幕,1200多名代表带着6亿中国人民的希冀,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也是在这一年,原宁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拉开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宁夏生根发芽的序幕。历经半个多世纪,宁夏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使命、依法履职,成效显著、硕果累累。一件件法规决定,一桩桩监督事项,在全区各行各业、人民群众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然在宁夏大地上开花结果,展现出巨大优越性和蓬勃生命力。

  两年沉浸式体验,我亲身经历了每年一次的人民代表大会、每两月一次的常委会会议,以及常态化召开的主任会议、党组会议……我感受到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与行动,我看到了人民意愿通过代表议案建议、代表履职活动等载体得到了顺畅的表达,我看到了改革发展蓝图通过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方式得以推动与实现……

  新时代新征程,人大始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善作善成。

  从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到及时清理涉不平等对待企业等法规制度;从深化“双组长牵头、专班推进、联系点参与、协商论证”立法机制,到积极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法治供给,人大一直在满足社会治理急需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与时俱进。从加强对规划计划、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实事的监督,到拓展“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联动监督方式,人大始终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落实落地。

  新时代新征程,人大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推动优质议案建议惠及民生。

  小时候,我的家里总有一个储存家庭用水的大水缸,水缸见底了,父母就得走上几里路去井里挑水,身边的老人们也常唠叨小辈:“在我们那个年代,讨饭的人路过,能借来十个馍,也讨不来一瓢水,可不能糟蹋水呀。”这样的记忆随着建设宁夏中南部城乡安全饮水工程等建议的高质量办结已成过往,113万山区人民永远告别了缺水吃和吃苦咸水的困境,从此喝上了安全的甘甜水。

  人大工作既有为群众发声、为发展助力的高光时刻,也有许许多多在聚光灯背后默默付出的隐形任务。常委会会议期间,秘书处挑灯夜战备战会场,研究室夜以继日编写简报,信息中心不厌其烦调试设备,各委员会、各处室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任务……不到会议圆满闭幕的最后一刻,每一位同志的神经都不容片刻松缓。是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只有敬业才能赢得尊重。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的岗位工作主要以机要管理、文件收发为主,日常工作中,从每一份文件的接收、登记、勾画重点到送签、流转、转办,再到催办、反馈、归档,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准把握时度效,每一项签批意见、修改细节都要做到了如指掌,确保文件办理全流程跟进。单是那一摞摞有深度有厚度的文件、有高度有精度的落实要求,就充分印证了人大工作早从外界刻板印象里的“轻轻松松”转变到了“忙忙碌碌”的新节奏。机要管理是一项“24小时开机制”任务,任何一通电话、一条信息、一纸文件都要即刻就办。常有人问我“下班了怎么还不回家?”“周末了怎么还去单位?”因为机要来文不会事前通知,只有守在电脑前,才能确保第一时间接收文件。所以,若有召,吾必回!只要工作需要,无论白天黑夜,我都时刻准备着!

  彼方尚有荣光在,少年何惧岁月长。站在新起点、新征程上,我将立足岗位职责,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全身心投入工作,为绘就更加绚烂多彩的人大新篇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马丽娜)

技术编辑:王赟 校对:吴彩虹
分享至: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备案号:宁ICP备05001759号-1

单位地址:宁夏银川市贺兰山中路266号

宁夏新闻网技术支持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158号

网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