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大官网移动版

宁夏人大公众号

旱天岭村养牛脱贫摘穷帽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2020-7-29 发布时间: 2020-07-29

  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有多旱?

  曾经,一场雨能让村里的老人们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觉,因为收成可能会因此好一点;妇女们从屋内搬出所有能接水的盆盆缸缸接雨,只因担心雨后又要到几公里外的山沟背水吃……

  就是这样一个因“旱”闻名的山村,几年间摘掉了贫穷的帽子,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45.5%下降到目前的1.18%。年人均收入也由2014年的2700元,增加到现在的6800元。

  “旱天岭是移民村,这里因降水量少被称为旱天岭。”7月26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派驻帮扶驻村第一书记田彦虎说。

  全村共有959户3135人。如何与残酷的自然条件抗争,一时间成为当地政府、派驻扶贫工作组及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亟需破解的难题。

  致富靠土地?对十年九旱的旱天岭人来说不现实。

  “村上好点的地都流转给了企业集中种植文冠果和枸杞等,剩余大部分是旱地,收成少得可怜。”田彦虎介绍,外出打工成为当时的首选。全村剩余劳动力320多人,有能力外出者60%,还剩下40%的村民无工可打。对此,同心县通过引进扶贫车间建设,解决50多人的就业。剩余70多人被村委会安排到万亩枸杞地打工。

  外出务工能贴补家用,但终究不是脱贫致富的办法。

  “村民们曾尝试养兔子、鸡鸭等,但都以失败告终。”田彦虎告诉记者,后来大家觉得还是养牛养羊靠谱。

  项目定好,却又“困”在了资金上。

  “2011年,我们从预旺镇移民至旱天岭,吃饭都成问题,别说买牛了。”村民马德明回忆道。村民拿不出钱,贷款又没有担保,怎么办?

  2016年,自治区人大机关给出了解决方案:筹措担保资金100万元存入银行,为村民做担保。有了担保,村民们能从银行贷上款了,瞬间激起村民的积极性。“当年,村民贷款达到1700万元。”田彦虎说,2016年,村上只有200头牛,到了2017年,存栏数增至1000头。

  2017年,驻村对口帮扶的中核集团决定每年拿出130万元,人大机关每年拿出5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奖励家中喂养2头牛以上的农户,每头补贴2000元,最高不超过10000元。

  2018年,全村养牛共计贷款3200万元,存栏数达2000头。

  2019年,旱天岭村以“企业+党支部+致富带头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的模式搞起了集体经济。“养牛园区共投入2100万元,中核集团共投资500万元,400万元用于牛圈等基础设施,100万元用于买牛,其余全部由县里牵头整合各项扶贫资金投入。目前,园区内共养殖1000头来自黑龙江的牛,统一采购、统一喂养、统一销售。”田彦虎告诉记者,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采用“361”的分红模式,所有利润参照全村股民分红60%、滚动发展30%、建档立卡户补贴10%的比例,继续用于旱天岭的产业发展。

  旱天岭村内至今仍有未脱贫的11户村民,因没有劳动能力,政府出资为每户购买3头牛,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托管代养,每年能获得约1万元分红。

  目前,旱天岭村的养牛存栏已超3100头。(记者 李峰)

技术编辑:王赟
分享至: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备案号:宁ICP备05001759号-1

单位地址:宁夏银川市贺兰山中路266号

宁夏新闻网技术支持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158号

网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