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大官网移动版

宁夏人大公众号

创新力转化生产力如何实现“关键一跃”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2025-1-21 发布时间: 2025-01-22 字体: [][ ][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辅相成。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正在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开辟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如何吸引创新人才,进一步激发创造活力?

  如何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握二者融合的基础、关键、途径?

  两会上,自治区人大代表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直面问题短板,建言献策。

推动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

  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加速推进,为产业发展升级增添新动力。刚刚过去的一年,宁夏把企业作为连接科技和产业的关键,强化政策辅导和精准培育,加强科技型企业和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的梯次培育,宁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家,3年翻了一番。

  “这得益于科技创新政策资金激励机制,通过‘宁科贷’‘宁科担’等科技金融手段,撬动金融资本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自治区人大代表、银川市市长陶少华说。

  近年来,银川市聚焦加快建设更具引领力的创新强市,全社会R&D经费突破50亿元、占全区的58.5%。“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高端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有待完善。”陶少华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奋力打好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攻坚战。陶少华建议,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设立自治区东西部科技合作专项,加大创新主体实施科研项目支持力度,催生更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要突出建强创新平台,探索建设全区科技要素大市场,加大对国家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力度。

  自治区人大代表、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就是要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以科技创新积聚新动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中国枸杞之乡”,而支撑这一定位的核心离不开科技创新。如果说品种是农业的“芯片”,那么对宁夏枸杞产业来说,品种培育就是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

  “产业创新落到实处,关键在企业。”郝向峰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枸杞品种培育的支持力度,走“品种选育+栽培模式+智能化采摘”系统联动模式,通过品种培育,进一步夯实宁夏枸杞产业技术领先地位,打造全国重要产业基地。要强化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模式以及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自治区人大代表、宁夏宁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碳素厂焙烧车间主任马生龙建议,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采取企业“出题”、高校院所“答题”的联合攻关模式,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

  科技创新的“杠杆”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有没有找准科研资源转化利用的支点。

  “创新力转化为生产力如何实现‘关键一跃’,这是我们必须着力破解的重大命题,必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步伐。”自治区人大代表、宁夏金曜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玉龙认为。

  在日常调研中金玉龙发现,当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还存在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实际需求对接不精准、部分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他建议,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项目资助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

  “融合创新靠人才。”马生龙说,必须以人才为纽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他建议,应实施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大力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积极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陶少华建议,要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健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清单,探索建立“专家带团队、团队包项目、项目出成果”制度机制,聚力新能源开发利用、大数据算力、新型储能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逐“绿”向“新”。

  金玉龙建议,要鼓励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创新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实现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产业化的快速转化。

  专家评

  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含金量”

  自治区党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董俭堂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也强调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实现经济量质齐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于畅通创新链、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宁夏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仍面临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新兴产业动力不足、科技创新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

  为此,一方面,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从产业发展规律看,科技的重大突破往往可以实现技术升级,进而改善生产设备设施、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以及能源结构等,带动科技含量更高的产业获得更大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向生产效率更高的领域流动,提升产业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要以产业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产业作为创新的重要载体,可以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升产业“含金量”,增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产业创新过程中,市场的新需求、新变化会不断产生,为科技成果实际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科技创新可以在现实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环境中得到检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快速调整和迭代。

  (记者 王 刚)

技术编辑:王赟 校对:吴彩虹
分享至: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备案号:宁ICP备05001759号-1

单位地址:宁夏银川市贺兰山中路266号

宁夏新闻网技术支持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158号

网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