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2018:如何绘就环境优美的时代画卷
“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档!”
这是炽热的民生情怀,也是坚定的历史担当。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生态环保方面的内容多次出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怎样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代表热议的话题。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宁夏以“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提出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以铁的决心、铁的举措、铁的担当,问责追责了一批党政干部,整治了一批环境破坏突出问题,以真抓实干动真碰硬的精神书写着环境优美的时代画卷。
百姓讲述:环境保护和我的故事
1030个炉子不再“冒烟”
“你们说的啥攻坚战我不懂,咱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是,能穿上干净体面的衣服啦!”几天前,30岁出头的吴忠市民谭丽聊起这一变化很开心。
谭丽是吴忠市区“砂锅王”的大厨。店内生意火,但走进一看,整个后厨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煤灰粉尘,嗅不到一丝煤烟味儿。
“在这干了5个年头,以前每天都要早来一个小时生炉子,灶头一整天不熄火,炒一会儿菜得铲一锹煤,手上、脸上、身上都熏得黑乎乎。现在再也不受那烟熏火燎的罪啦,轻轻一拧点燃天然气炉子,做饭速度快,还干净!”说着,后厨几个女人都舒心地笑了。
店老板苏玉明算的则是经济账:去年吴忠市政府发文,要求市区餐饮企业全部“煤改气”,他积极响应,利用政府补贴资金,把后厨4个灶头全部换成了天然气灶。
今年,吴忠市区1030个餐饮企业、小烧烤店的炉子都不再“冒烟”。
“环保‘骨头’越来越难啃,去年我们就在市区制定‘禁煤区’,成效非常显著,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2天,比上年增加12天!”吴忠市环保局副局长严清宁说。
这是我区实施“蓝天保卫战”的一个缩影。
“母亲河”焕发新颜
冰雪正在消融,几只啜水的野鸭从河道上扑棱棱飞起。这是记者几天前在隆德县沙塘镇许沟村段的渝河边看到的景象。
“现在河水清澈了,鸟儿也多了。夏天的时候,娃娃们爱下水摸鱼,掬一捧水就能直接喝呢!”50多岁的村民许仁说。
渝河,是隆德人民的“母亲河”。然而三年前,这里却是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那时候,河道成了垃圾站,各种生活垃圾被倒在河里,天气一热就臭气熏天!
誓还“母亲河”昔日容颜!
自治区环保厅、水利厅和隆德县多部门联动,疏堵并举治理渝河污染。经过三次“大手术”,渝河沿线17处非法排污口被封堵,渝河周边可能造成水质污染的企业被搬迁、关停、取缔。隆德县还投资7126万元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修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地坑式垃圾池。去年,隆德县又整合环保、林业、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1.96亿元,实施了渝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等6个项目。2017年,渝河水质连续7个月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从两年前的劣Ⅴ类水体,变成了宁夏出境水体中最好的水系。
“现在渝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成了咱隆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咧!”许仁说。
保卫蓝天、碧水、净土,千千万万个干部群众在共同努力。
2017年冬季,宁夏各级部门联动拆除燃煤小锅炉;污染高峰时段,各地企业实行错峰生产;春节期间,全区禁限放烟花爆竹……去年年底,宁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3天;今年春天,全区上下不放松,继续攻坚“蓝天保卫战”,截至2月21日,全区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2.5%、28.8%。
共同的责任担当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越来越多的群众说,站在街头就能望得见贺兰山了,夜晚看得见星星的天数多了!
代表声音:2018年,环保攻坚战将这样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国家环保工作预期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对标全国,宁夏制定了2018年环保工作任务:
全区地级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7%,PM10平均浓度较2017年下降3.0%,PM2.5平均浓度较2017年持平,黄河干流宁夏段稳定在Ⅲ类以上良好水质,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73.3%。
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最难啃的“硬骨头”是什么?关键环节又在哪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点出了“症结”: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宁夏代表团代表作出这样的回答——
杨玉经代表:
作为宁夏首府,银川市要带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优化绿色生产空间。一是在绿色产业上做“加法”,积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改造创建一批产业园区、绿色示范工厂,推动企业向专精特优发展,产业结构向“高轻新绿”转变;二是着眼低效产能做“减法”,落实产业引进和限制目标,加大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淘汰,用生态环境容量控制倒逼企业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整治全面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切实让“风景”变成银川的优势特色产业,将美丽变成推动银川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让人民群众望得见贺兰山、看得见黄河水。
喜清江代表:
环境污染治理关键是要抓住关键人,盯住关键事,责任有人扛在肩上,措施能够落地见效。去年,面对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吴忠市委、政府及时约谈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带队逐个落实环保突出问题,环保、公安等8部门通力协作、全程发力,相关企业对照标准、加大投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身体力行,实现了吴忠市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今年,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对污染问题抓早抓小,以“零容忍”的态度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要敢于出重拳、用重典,以最严格的执法守住环境关口,守住生态“红线”。
李郁华代表:
石嘴山是昔日“煤城”、老牌重工业城市,近年来我们加快“转换频道”,从向大地索煤到向大地还绿。一方面要整治生态环境,打好“三治”组合拳,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另一方面要发展绿色经济,坚决不要发臭的GDP,出台工业园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实行环保评价“一票否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采取超常措施、拿出过硬办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百姓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生态环境,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通道”,让山水园林、绿色生态成为石嘴山市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响的品牌。
马汉成代表:
固原是宁夏和祖国西部的重要生态屏障,环境优美是固原的靓丽名片,也是固原未来发展不可替代的优势,青山绿水就是固原人民的金山银山。我们既面临着持续提升放大生态优势的繁重任务,又面临着加快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山绿与民富双赢的艰巨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落实自治区党委对固原“生态优先、富民为本、绿色发展”的定位要求,统筹实施全域绿化、碧水蓝天、生态富民“三大行动”,努力建设好生态、保护好环境,让生态优先成为固原最持久的优势,让富民为本成为固原最厚重的主题,让绿色发展成为固原最鲜明的特质。(记者 尚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