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大官网移动版

宁夏人大公众号

宁夏怎样变“流量”为“留量”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2024-1-23 发布时间: 2024-01-23 字体: [][ ][ ]

  网友心声

  最近,哈尔滨借助冰雪大世界火了,上海因电视剧《繁花》吸引了众多游客……各地文旅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推介自己。宁夏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自己宣传出去,让更多中外游客知道宁夏、来到宁夏?

  自治区人大代表马立群:网红城市“出圈”,实际上是旅游市场变化、消费模式变化的外在表现。如果是“一窝蜂”跟风模仿蹭流量,反而不利于地方文旅形象的推介。面对流量,城市管理者要有理性的心态,清醒认识流量的涨潮退潮,应该把功夫下在日常,根据自身特色,创新城市形象的传播方式。建议我区各地立足本地资源深入挖掘,多从特色上丰富业态,以文化为支撑,调动本地的文化资源。例如,可以聘请有文化积淀、懂文旅市场推介的网络大V来推荐,通过大V的宣传展示,带动粉丝的热情,让众多网友觉得宁夏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此外,旅游不是“一锤子买卖”,是靠口碑、靠知名度的长线事业,如果基础工作跟不上,就算文旅局长把城市夸得像花一样美,但是游客去了之后很失望,这就变成了“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尴尬,建议各地政府还是要综合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商业接待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等,使游客真正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

  自治区政协委员王彤贤:去年起,淄博的烧烤、哈尔滨的冰雪、上海的老街巷接连爆火,引流无数,各地文旅业也相继卷出了圈,在探路“流量”变“留量”上各显神通,做出了有效尝试。这些都传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消费市场正在回暖,人们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花钱了。

  宁夏如何推介自己,搭上这趟“旅游快车”?我认为,获取流量密码不能仅限于“抄答案”,更应关注“解题过程”。分析网红城市炼成记可以发现,和过去不同的是,如今各个城市不再满足于宣传“吃喝玩乐”,而是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美誉度,加速整体旅游环境和服务的提升。

  要让“流量”变“留量”,宁夏各地应该创新管理方式,提供优质服务,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游客体验,特别是要避免缺斤短两、宰客等现象发生;另外,还要打造吸引游客驻足体验的项目和载体,延长文旅产业链,丰富消费场景;结合当地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打造独特的精神文化,一个城市拥有自己的精神符号和精神特质,才能持续散发魅力,有效转化“流量”。

  如今,“体验”成为当下年轻人旅游时最为看重的内容,也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词。宁夏拥有诗句中描述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独特景观,怎样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打造年轻人的体验感,值得当地文旅部门思考并快速行动起来。(记者 李锦 秦磊)

技术编辑:王赟 校对:吴彩虹
分享至: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备案号:宁ICP备05001759号-1

单位地址:宁夏银川市贺兰山中路266号

宁夏新闻网技术支持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158号

网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