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监督守护道路交通安全
近年来,随着固原市城乡交通路网持续完善,群众出行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2024年,固原市人大常委会在公开征集监督议题时发现群众对“乡村道路安全设施不足”“事故多发路段治理滞后”等问题反映突出。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列入重点监督议题,以人大依法监督护航群众出行安全。
固原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固原市车辆管理所了解全市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情况。
把脉式执法检查 查病灶 找症结
2024年5月30日至31日,市人大常委会以检查道路交通安全“一法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为切入点,组织人大代表采取“明察+暗访”方式,深入固原市天豹驾校、西吉县小川村“心连心”警务室、隆德县公安局联财交警中队、泾源县第三小学等地开展执法检查,并与有关部门座谈,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总体情况,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和集中会诊。
“国道327线彭阳古城段路面宽8.5米,但沿路村庄密集,岔路口多、车流量大,居民进出频繁,两侧施划的非机动车道仅宽0.5米,近段时间该路段接连发生好几起交通事故,我们应该把这里作为执法检查重点。”参加执法检查的市人大代表李国甜说。
“西吉县农村道路弯多路陡,公路安全基础设施薄弱,漏洞隐患较多。”“很多学生在上下学高峰时段骑电动车时不戴安全头盔,随意过马路、闯红灯现象很突出。”检查过程中,一条条来自群众接地气的意见被执法检查组仔细记录下来。
“各级财政对农村公路管养经费投入较少,市县两级财政配套经费保障不足。”“部门联动合力不够,交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全市大部分货运车辆长期在外地经营,从业人员接受管理配合度低,隐蔽违规行为不易及时发现,监管执法难度较大。”各级各部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不讲成绩、不回避矛盾,提出了很多问题,被执法检查组如实记录。
经过对各方提出问题的梳理,执法检查组整理形成了涵盖资金保障、协调治理、规范执法等五大领域共22项问题的问题清单。
清单式专题询问 问关键 抓要害
2024年6月28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照执法检查整理的问题清单,结合群众日常反映的突出问题,专题询问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和交通运输局、城市管理局等机构、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到会应询。
“请问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单位在履行职责方面还有哪些不到位的地方?”常委会组成人员提问。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公安局副局长贾国炜应询回答:“目前还存在统筹协调督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联合执法成效不明显的问题。我们将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源头监管和事故预防,确保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全市在非法营运车辆监管方面是否有漏洞?”针对群众反映的无营运资质车辆擅自从事非法经营等情况,王东委员向市交通运输局发问。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昂实事求是回答:“行业监管确实还存在漏洞。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和公安交警及相关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对疑似非法营运车辆进行重点布控和稽查。”
执法检查中发现,城区停车场和停车位较少,车辆沿路随意停放问题比较突出,存在交通拥堵和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对此,常委会组成人员白莉向市城市管理局发问:“在解决停车难问题上,城管部门将如何履职发力?”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靳华斌亮出“计划书”:“我们将利用街角空地,开发预留公共建设用地,新建2处停车场,预计新增泊位400个,确保停车场配建比例达标并适度超前。”
一个个问题直指“要害”、直点“穴位”,问出了深度、问到了关键。接受询问的部门负责人态度诚恳、直面问题,答出了责任,显示了担当。随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应询情况现场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并公布了测评结果。副市长喜晓林当场表态:“要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主动作为、协同共治,进一步深化隐患排查,整治重点领域,严查违法行为,防事故、保安全,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解题式提出建议 开良方 除病根
对照问题清单深入分析问题、查找病因,对照法规规定汇总建议措施、借鉴先进经验,执法检查组在执法检查报告中针对性提出加强交通安全普法宣传、强化道路交通安全责任、提升道路安全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12条意见建议,着力破解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首次引入“问题+数据+案例”三维呈现模式,专题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道路交通安全“一法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和执法检查组执法检查报告。
“部分路口倾斜的树枝遮挡了交通参与者的通行视野,建议尽快清理树枝、消除隐患。”“建议尽快实施路口渠化改造,特别是经常出现拥堵的十字路口,要设置右转专用道。”“建议城区学校结合课后服务实施错峰放学,减少高峰期交通压力。”“城区红绿灯设置要科学,放行秩序要进一步规范。”“要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加快隐患排查治理,补齐国省主干道路防护栏、减速带、信号灯等安全保障设施。”审议中,15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5名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现场提出建议,12名常委会组成人员以书面方式提出意见建议,直指资金使用效率、普法教育宣传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综合执法检查报告、专题询问、审议发言提出的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整理形成审议意见,从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执法监管、强化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建立隐患整改、资金投入、考核评价三项机制和定期分析研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规范执法程序等既治标又治本的建议,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主任会议审议,交由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闭环式跟踪督办 盯实效 办实事
“全市共排查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202处,施划标线8.04万米,国省干线及农村道路安装护栏810.8公里,罩面修复170万平方米,增设测速降速设备7处……”2025年2月27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市人民政府书面报告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道路交通安全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
审议意见办理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动全市在新建改建住宅小区时提前规划停车场368处、泊位7.53万个,设置违停违法抓拍点位98处,抓拍违停交通违法行为4.95万起;实施“疏导+处置”路口渠化和慢行道建设项目,围绕城区学校上下学时段拥堵、单一商圈交通拥堵等“痛点”,完成9个路口、5条非机动车道交通优化提升改造工程;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固原市加强非标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开展了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对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发放绿色号牌3.42万辆,对不符合标准的办理白色过渡号牌2.38万辆,同时加强路检路查,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监督不走过场,才能体现刚性、显现效力。”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说,“此次监督实践创新构建了‘检查—询问—审议—测评—督办’全链条、闭环式监督模式,大幅提升了监督的全面性、针对性、客观性、实效性,有力提升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能力水平,促进了道路交通安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的转变,推动解决了停车难、出行堵等一批民生痛点问题,切实以人大监督力度提升了民生幸福温度。”
(作者:固原市人大常委会 李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