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凝心聚力促发展 精耕细作抓落实
亮点采撷:通过建议督办、开展视察、听取报告等方式不断提升建议办理质效,800万元代表建议办理资金真正用在了群众心坎上,一批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深化“好习惯养成”党建品牌,举办“灵武人大讲堂”5期,召开复盘讨论会8次,推动机关党建和人大工作互促共进。
2024年,银川灵武市人大常委会忠诚履职、踔厉奋发,以实干实绩实效为灵武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旗帜鲜明讲政治 务实笃行强素质
始终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持续增强政治自觉,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组带头学、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体学、人大代表培训学,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召开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精神学习贯彻会议,组织各级人大代表通过研讨交流学、深入实践学,在学思践悟中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系统性学习16次、交流研讨6次、专题党课及培训4次。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联系乡镇(街道)、村(社区)督导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12场次,覆盖党员群众500余人次。紧跟市委部署,在助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基层组织建设、招商引资、纾解企业用工困难等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深入一线督导工作40余次,开展结对帮扶16次,赴区外招商引资、招工5次,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人大的责任担当。
依法监督提质效 履职尽责强作为
始终围绕发展第一要务,聚焦高质量发展,首次听取和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专项报告,专题调研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助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围绕产业培优做强开展调研13次,召开座谈会6次,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建好言献好策。聚焦城市品位提升、民生福祉改善、民族团结进步,视察调研道路交通、文旅康养、全域旅游等情况,提出意见建议28条;督促解决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殡葬管理等群众关心关切、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分组入户、发放问卷和实地察看等多种方式调研6个乡镇21个村煤改电项目实施情况,确保调研全面性和准确性。多形式、多层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名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助推示范市创建。依托自治区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9件,实现了备案审查电子版、纸质版“双报备”。优化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工作机制,修订履职评议办法,对12名员额制法官、检察官进行履职评议,提升了政法队伍履职水平。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对7部地方性法规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建议85条,为地方立法汇集了更广泛、更真实的基层声音。
优化服务激活力 代表履职显成效
始终将代表工作作为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不断优化服务保障,搭建履职平台,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效。通过“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进社区”等主题活动,推动400余名代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356名代表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邀请220余名人大代表列席本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各类监督检查活动,拓宽履职渠道;开展四级人大代表针对性培训3次,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组建市文化卫生专业代表小组,以“联络站+”形式建成自治区级水木灵州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示范点,推广“五联五问”“有事好商量”等经验做法,代表家站(室)开展各类活动200余次,推动解决产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等问题141个,人大工作“触角”持续向群众身边延伸。修改完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通过建议督办、开展视察、听取报告等方式不断提升建议办理质效,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及闭会期间94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理并答复代表,800万元代表建议办理资金真正用在了群众心坎上,一批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自身建设强本领 凝心聚力求突破
对标“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履职基础。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深化“好习惯养成”党建品牌,举办“灵武人大讲堂”5期,召开复盘讨论会8次,推动机关党建和人大工作互促共进。巩固人大宣传阵地,在各级媒体平台刊登理论文章和工作信息30篇,通过市融媒体中心各平台及时公告人事任免信息,报道建议办理落实等工作成效;高质量编发《灵武人大》刊物4期,用心用情讲好人大故事,提升人大工作影响力。坚持会前学法常态化,学习法律法规48部,开展宪法、民法典专题培训,提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配合区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检查、调研15次,联系指导乡镇(街道)人大工作43次,增强上下联动工作合力。
(作者:灵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