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大官网移动版

宁夏人大公众号

“六项举措”激发代表履职新动能

稿件来源:《宁夏人大》杂志2024年第11期 发布时间: 2024-12-30 字体: [][ ][ ]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近年来,平罗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规范化建设代表活动阵地为载体,以健全完善代表工作机制为保障,以丰富和拓展代表活动形式为抓手,强化“六项举措”,提升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激发代表履职新动能。

  制度聚能,建立代表履职“硬约束”。建立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区选民制度,由33名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173名人大代表、13个代表工作室,充分发挥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头雁效应”,促进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尽责、人大代表履职为民。制定印发《平罗县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人大代表在本届任期内向选区选民述职活动,交出代表履职年度“清单”,当面接受选民评价和打分;出台《平罗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评价及不称职代表退出暂行办法》,建立代表履职评价及不称职退出机制,把代表履职评价由“软指标”变为“硬约束”。探索实施《平罗县人大代表约请国家机关负责人接待群众办法》《平罗县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办法》,督促国家机关负责人积极联系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助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

  培训蓄能,夯实代表履职“基本功”。紧盯代表履职意愿和学习需求,着力提高代表专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区内与区外、本级与上一级相结合、分批分期轮训等方式,组织400余名四级人大代表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学习如何审议工作报告、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议案建议等实用技能,为新一届人大代表提供高质量的靶向培训,服务代表更好开展履职实践。积极邀请代表参加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等活动,开展监督前专题业务培训,切实增强代表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

  创新激能,推动代表履职“面对面”。以“双联双促”机制为依托,以代表网络履职阵地为载体,将1107名四级人大代表动态分配至13个乡镇代表之家、64个村(社区)代表联络站和履职平台,同时组建法制工作、财政经济、教科文卫、农业农村4个专业代表小组,设立“代表集中接待选民日”,开展驻室接待、入户走访等活动,切实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创新开展组织引导代表走访一次选民群众、反映一条社情民意、督办一件民生实事、化解一起矛盾纠纷、帮扶一户困难家庭的“五个一”活动,激励代表努力争做学习宣传、立法联系、勤劳致富、乡村振兴、移风易俗“五个带头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扎根基层的优势,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自换届以来,共走访接待选民6866人次,反映社情民意984件,督办民生实事751件,化解矛盾纠纷981件,联系帮扶困难家庭1263户。

  评议提能,增强代表履职“获得感”。审议通过《平罗县人民代表大会议案及代表建议、意见处理办法》,建立常委会评议承办部门机制,规范议案建议办理流程,把办理结果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职评议重要内容,推动议案建议办理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制定《平罗县人民代表大会议案、代表建议及民生实事网络评议暂行办法》,建立议案建议及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网上公开和网络评价机制,适时向社会公告,广泛接受代表和社会各界监督。截至目前,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1件议案、37件代表建议办复率均为100%,经24名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测评和3280名群众网络测评,结果均为“满意”,实现了建议办结率和代表满意度的“双提升”。

  品牌蕴能,用好代表履职“工作室”。指导各乡镇结合地域特征、代表特长深入推进“一室一品”建设,让代表与群众沟通联系“零距离”,让社情民意表达更畅通、代表履职更高效。城关镇创建“红梅芬芳志愿服务代表活动室”,探索推行建好1个活动室、搭建2个工作平台、组建3支队伍、开展5贴近5带头工作的“12355”工作模式,全力架起代表和选民之间的“连心桥”。姚伏镇代表工作室常态化开展“两驻室一集中一评议”活动,持续巩固深化人大代表“1+ 1”带领年轻干部驻室接访制度,着力丰富代表工作室活动内容。渠口乡代表工作室推进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进度“三色”标注、上墙公示制度,定期跟踪督办代表建议,推动提高办理质效。

  数字赋能,建好代表履职“大舞台”。坚持把“推进‘线下+线上’人大代表家站规范化建设”作为打造代表履职活动阵地的主抓手,投入136万元,完成13个乡镇代表之家、64个村(社区)“线下”代表联络站的提标扩面建设,建成77个“线上”代表联络站,督促县人大代表网络履职平台手机APP安装率达到93.7%,推动代表活动阵地由乡镇向村(社区)延伸,由“线下”向“线上”发展,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代表履职网格体系,为代表发挥作用、大显身手搭建了广阔舞台。

  (作者:北方民族大学 张晓琴,平罗县人大常委会 刘仲富)

技术编辑:王赟 校对:吴彩虹
分享至: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备案号:宁ICP备05001759号-1

单位地址:宁夏银川市贺兰山中路266号

宁夏新闻网技术支持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158号

网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