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区综合体 让幸福触手可及
社区综合体是集社区卫生、养老、文化、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辖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新型社区,是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未来方向。
七子连湖社区是银川市较大的社区之一,辖区有居民8800户2.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人1523人。辖区周边配套生活服务设施不足,居民生活极为不便。自治区人大代表、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雪燕等2名代表经过深入调研、认真思考,在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支持金凤区打造社区综合体的建议”,被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列为2023年重点督办建议。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为了办好代表建议,让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社区服务,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召集银川市住建、规划和市政等部门召开协调联系会,明确任务、规定时限、细化方案,并多次会同相关部门深入社区,实地了解综合体建设情况,及时优化措施、解决难题,推动建议落地落实,以高质量督办确保代表建议花开有果、落地有声。
“在接到人大常委会交办的建议后,民政厅聚焦建议提出的资金支持问题,统筹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民政领域项目资金,围绕补齐社区服务治理短板,坚持建设、规划、运营、管理、服务一体推进,大力整合项目资金1200万,全力支持金凤区打造社区综合体。”自治区民政厅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推动下,我们因地制宜、协同联动,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构建灵活空间模式,通过建设功能整合、空间复合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结合社区内的生活性街道等现有条件,灵活布局小体量、多功能的服务设施或场所,不断完善社区功能配置,推动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整体上台阶。”七子连湖社区党支部书记董晶晶说。目前,七子连湖社区已建成集智慧健康、全龄悦课堂、亲子乐园、社区食堂等功能于一体,面积270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体。
自治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聚焦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把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作为建议督办的重点,建议社区综合体建设把“建、管、用”结合起来,既要注重硬件建设,满足开展健康服务的需要,也要创新运营方式,让服务有质有效、暖心贴心。
民政部门结合人大督办意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七子连湖社区打造了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内设康复理疗室、器械康复室、日间照料室及老年饭桌等各种功能室,购置了理疗仪、按摩椅、中医针灸仪器等基础医疗设备,并采用公建民营方式,引进宁夏塞上鸿儒颐养院与秦杨中医医院,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智慧养老、日间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多层次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很有限,根本无力运营这么多设施设备。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民政部门的支持下,我们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与运营,像社区食堂、亲子乐园、健康服务等项目,都通过招标、协议等形式,同专业机构合作运营,目前看效果不错。”董晶晶说,“我们还成立了涵盖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群团组织、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邻里理事会,围绕‘邻里一家亲’主题,组织辖区居民开展邻里文化展示、家庭才艺比拼、文化理论交流、邻里文艺展演、邻里厨艺比拼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好邻居’‘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社区居民参与热情非常高。”
安全高效是社区综合体建设运营的重要要求。通过多方协调推动,社区全面升级建设了一体化数智平台,通过燃气报警监测、联动式燃气阀门、携带式一键紧急呼叫、水浸监测、用电报警监测等技术手段,实现全面居家安全防护,极大提升社区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应急响应的效率。
“社区配套设施齐全,开展各项活动很方便,我每天都去家门口的社区活动中心打乒乓球,这里养老服务贴心、娱乐活动舒心,还有一群老朋友能交心。很多老朋友还带着小孙子来,孩子们既找到了玩伴,又学到了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不想自己做饭,到社区食堂就能吃到干净卫生的饭菜,老年人还有优惠套餐。”72岁的刘学清老人开心地说。
小小生活服务圈,“圈”出了满满烟火气,“圈”住了浓浓邻里情,不断提升着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实地察看建议办理成效时,李雪燕代表感慨地说:“从这条建议的办理中,我深切感受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和深度。在今后的履职中,我将持续关注这项工作,致力于把社区综合体建设的成功经验推广开来,让更多社区群众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幸福。”
(作者:自治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范子荣 周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