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大官网移动版

宁夏人大公众号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眼角膜捐献条例》 为范例的“小切口”立法实践
稿件来源:宁夏人大网 发布时间: 2022-11-07 字体: [][ ][ ]

  “地方立法空间大、灵活性大、针对性强,可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小一些的题目进行专门立法。”栗战书委员长在第二十四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上为“小切口”立法指明了方向。

  进入新时代,宁夏人大常委会以“小切口”立法为切入点,密切关注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问题,制定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以“小切口”立法方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推动了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创新。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眼角膜捐献条例》堪称“小切口”立法实践的典范。

“小角膜”牵动“大情怀”

  据悉,宁夏角膜盲患者近5万人,患病率为0.73%,高于全国0.23%的平均水平。在宁夏,角膜盲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但是,由于眼角膜来源不足,宁夏每年开展的移植手术不足50例,拥有一双“明眸慧眼”成为每一位角膜盲患者可遇不可求的奢望。

  眼角膜捐献是移植材料的唯一来源,也是最有效的复明办法。然而,由于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宁夏角膜捐献和移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所用供体全部依赖外省市角膜库的少量调剂。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展有关调研时,一些患者的痛苦状况和迫切心情使调研组成员感同身受:“一定要发挥人大作用,推动相关工作尽快制度化!”

  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相关部门初步建立起一套规范制度。但仍存在着部门职责不清,配合机制不畅,欠缺法律效力,对捐献人权益保护难以落实等问题和困难。

  2020年1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顾洁等10名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尽快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眼角膜捐献条例》的议案”,成为推动眼角膜捐献立法进程的“源头活水”。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在确定立法选题、组织法案起草、审议把关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及时修改立法规划,将该议案列入2020年立法计划,成立立法工作专班,协调推进立法进程。

  一个有完整制度体系保障的民主,才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民主。从代表大会到常委会,从代表议案到立法成篇,小小眼角膜捐献纳入地方立法,生动诠释了“人大是人民的人大”!

“小立法”解决“大民生”

  2020年7月28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眼角膜捐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9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眼角膜捐献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共21条,明确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眼角膜捐献接收、分配、使用等监督管理;红十字会承担捐献登记、咨询动员、公益救助等责任;公安、民政、交通运输等单位相互协调、畅通流程、保障权益、给予激励,依法促进和规范眼角膜捐献工作开展。

  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雁平对《条例》实施给予高度肯定:“这一《条例》的实施,对推动宁夏眼科医疗事业发展和眼角膜捐献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1年5月27日16:38分,27岁的宁夏女孩艾雯与病魔顽强搏斗两年后,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生前她多次叮嘱父母,当她离开后捐献自己的眼角膜,用生命最后的微光完成最初的医者梦……

  她还有一个愿望,穿着美丽的婚纱离开,在一棵大树下永眠……

  人民日报客服端推送:泪目!宁夏女孩因病去世,捐献眼角膜、穿着婚纱离开……

  《条例》实施两年来,像艾雯这样捧着一颗爱心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者达13458人,实现眼角膜捐献25例,64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宁夏眼科医学学科带头人、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院院长盛迅伦喜出望外:“自2017年宁夏眼库成立以来没有成功获取过一例捐献角膜,长期处于‘有库无眼’的尴尬状态。《条例》的颁布实施,让宁夏的眼角膜捐献事业跃上了发展快车道!”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大行使职权的过程,就是代表人民意志、表达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

“小切口”体现“大智慧”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

  问题有大小,矛盾有主次。开展“小切口”立法,既要立足实际,找准痛点难点堵点急点,做到“对症下药”,也要秉持科学立法原则,该大则大,宜小则小,做到“量体裁衣”,避免落入“为小而小”的形式主义陷阱。

  贯彻培育发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要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枸杞产业促进条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保护条例,既见树木、更见森林,“小切口”立法与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相伴而行、同频共振。

  自治区公共卫生服务促进条例注重统筹城乡,助力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被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赞为“人大立法的新实践,全国的一个好范例”,“小切口”立法节奏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高。

  准确选择立法项目是做好立法工作的首要环节。注重听取人大代表、基层群众、专业人士和一线工作者的声音,积极回应人民立法需求,善用立法推动改革发展。本届以来,通过自治区人大代表议案,推动制定和修订长城保护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17件。“小切口”立法成为实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人民民主的典范。

  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不断丰富和拓展公民有序参与立法渠道。在制定眼角膜捐献条例过程中,通过立法联系点和网络等方式征求意见2多万条,从中整理出有价值的建议510余条,通过分析吸收,对法规草案稿修改完善18处。“小切口”立法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心血和智慧。

  坚持不重复上位法,不搞面面俱到,不贪多、不求大,能用三五条解决就不搞“鸿篇巨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好执行、能管用。“小切口”立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提升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宁夏人大》编辑部  李 刚)   

技术编辑:王赟
分享至: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备案号:宁ICP备05001759号-1

单位地址:宁夏银川市贺兰山中路266号

宁夏新闻网技术支持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158号

网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