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共筑梦 砥砺奋进新征程
金秋九月,叠翠流金,硕果盈枝。9月11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委员会党支部在宁夏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月之际,以“党建+调研”模式,联合自治区人大机关、宁夏大学、自治区民委24个党支部走进宁夏大学,围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情况开展调研,共同开展“牢记嘱托担使命 加快建设示范区”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实地参观、交流研讨等形式,共同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团结奋进力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参加调研,并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日活动。
深学细悟,深刻感悟光辉思想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大成果,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活动中,大家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学习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精神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通过学习,全体党员对习近平总书记光辉思想的伟力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和理解,决心要持续在学习领会、宣传阐释、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到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大家一致感到,在总书记光辉思想指引下,宁夏各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把维护民族团结看做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携手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宁夏大地的面貌、宁夏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参观见学,现场奏响民族团结乐章
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基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五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指导,全面展示从古至今全国和宁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就与经验。活动中,全体党员走进基地,现场参观“各民族共创中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宁夏史话”“牢记嘱托奋进新征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宁夏实践”等展厅,认真聆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与新时代实践成果讲解。全体党员一致认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立足岗位,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等,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力量。
研讨交流,激扬力量勇担示范重任
活动中,来自不同单位的党员代表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分享学习感悟与实践经验,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言献策。自治区民委副主任张惠琴介绍推进“四项工程”、推广民族团结社区品牌等工作开展情况;宁夏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学军介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做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宗外侨工委办公室主任张校灿围绕“立良法促善治”,介绍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水平工作情况;自治区民委民族团结促进处(共同发展处)何英剑围绕“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介绍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坚实平台所做的工作情况;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西夏学研究院潘洁从知识传授、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四个方面,介绍宁夏大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探索与成效。大家普遍感到,听了党员代表发言深受鼓舞,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好职能作用,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共同携手让“塞上江南”的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汇聚共识,携手擘画团结奋进蓝图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党日活动主题谈体会时指出,此次党日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也是一次生动的实践教育。大家要牢记嘱托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推动宁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要强化政治自觉,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把握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定位,引导各族群众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民族团结成为宁夏发展的生命线。要提升工作质效,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围绕自治区党委“3个方面39条举措”“5个方面37项任务”等部署,抓好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重点任务。要加强党建引领,提高政治能力、提升统筹能力、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强化创新能力,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活动尾声,全体党员举起右拳,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展厅回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宗外侨工委办公室 张校灿)